學期教學工作紀實
管理強校創(chuàng)新方法求突破
期望與希望齊聚,壓力與動力并存,張智勇校長認為,學校管理關系到學校的發(fā)展大局,干好教育管理在于堅忍不拔,在于求真務實、不斷創(chuàng)新。他上任后,耐心、細致地做了大量工作,校風教風正了,學風濃了。
管理嚴謹、班子團結,是寧縣一中發(fā)展的不竭動力。為了建立一支“思想素質過硬,管理思想先進,工作能力突出,協作精神優(yōu)良”的領導班子隊伍,寧縣一中不斷創(chuàng)新學校管理模式,堅持以管理求效益,以質量求生存,以科研求發(fā)展,以特色求聲譽,大力開展了講學習、比能力、講團結、比奉獻的教育自律活動。一是通過周例會,領導班子座談會等活動,加強了領導班子的組織建設、思想建設和作風建設,充分發(fā)揮領導的示范作用,讓學校管理者成為培育和弘揚學校精神的核心力量,讓教育者成為主體力量,讓受教育者成為有生力量;二是從細微處育人,從細微處管理。通過領導帶頭遵守規(guī)章制度,從而達到了以德治教、依法治校,樹立自身良好形象的目的;三是實施人本管理,采取尊重、信任、理解、寬容、贊賞、激勵、參與、引導和溝通等方法,縮短與教師的心理距離,使全校上下形成強大合力,調動廣大教職工工作積極性和創(chuàng)造性。目前,該校已形成了硬朗化、精細化、制度化、民主化的管理特色。
知識改變命運,習慣決定成敗。學校高度重視學生的良好行為習慣培養(yǎng),狠抓養(yǎng)成教育。每屆學生入校后,都要參加為期一周的軍事訓練,學校特此聘請駐地武警教官,就隊列隊形、生活起居等進行強性軍事化訓練,促使學生具有昂揚的氣質和雷厲風行的行為。在日常教育教學、班級管理、課余活動中,非常重視學生規(guī)則意識、規(guī)范意識、責任意識的訓練和培養(yǎng)。學校出臺了《學生懲戒條例》,設立了文明監(jiān)督崗,實施了星級學生評定,校園推車、學生禁打手機、拒絕塑料袋進校園、文明宿舍申報評審工程。重視學生安全法制、心理健康教育,每學期都會組織專題教育活動,屆時聘請法制副校長,高校心理學專家來校講座輔導。注重管理方法的探討和交流,舉辦班主任論壇,組織班主任外出考察學習,增強管理能力,提高管理水平,重視學生社團建設,豐富校園文化生活。目前,學校創(chuàng)建有男女籃球隊、田徑隊,國旗護衛(wèi)隊、合唱團、管樂隊、校園廣播站、志愿者協會、小草文學社、紅葉詩社、記者站等學生社團20多個,他們機構健全,組織有序,積極開展形式多樣、內容豐富的社團活動,充分展現了寧縣一中學生良好的精神風貌,學校被授予為“全國學校體育衛(wèi)生工作先進單位”、省軍訓先進單位和國防教育基地。
科研興校特色辦學促發(fā)展
教學是學校的中心,質量是學校的生命線,是立校之本。寧縣一中明確提出向課堂要質量,向教研教改要質量,高度重視課堂教學,不斷強化過程管理,以各環(huán)節(jié)、各階段的扎實工作來保證質量的提升。采訪中,張智勇校長深有感觸地說:“學生是學校的心臟、課堂的主人,學校的發(fā)展離不開學生,促進學生全面發(fā)展是學校發(fā)展的根本。使學生能夠樂學、勤學、會學,是我們恒久不變的目標。樂學即目標明確、動力巨大、興趣濃厚;勤學即意志堅強、毅力持久、心態(tài)健康;會學即方法得當、習慣良好、效果明顯!
以科研興校,以特色強校。作為省級新課改實驗樣本校,寧縣一中牢牢抓住質量這一生命線,要求教師牢固樹立教學是中心,質量是生命的觀念,始終把教學質量的提高作為工作的出發(fā)點和落腳點,堅持“抓課改,促創(chuàng)新;抓評價,促改革;抓管理,促質量”的工作主線,不斷修訂完善各項教學管理辦法和細則,由于教改力度大,措施得力,成效顯著,學校先后被命名為全國教育科學規(guī)劃教育部重點課題——誘思探究教學重點實驗研究基地、省級新課程實驗樣本校和會員單位。2015年學校出臺了“學案式合作探究教學”意見,改革評價機制,落實學生主體地位,推行自主、合作、探究學習,注重知識能力、過程方法和情感態(tài)度價值觀三維目標的.達成,加強過程管理,堅持開展集體備課、教學觀摩、教學反思與交流、案例分析、問題會診、專題研討,定期舉行課堂教學競賽,檢查教改落實,加大獎懲力度,取得了顯著地成效。近年來,該校會考、高考質量穩(wěn)步提升,連續(xù)10年在全縣目標責任書考核中被教育局授予“先進單位”。
為了給學校引來源頭活水,實現可持續(xù)和諧發(fā)展,學校積極爭取,多方聯系,自2006年開始先后創(chuàng)辦了“女子班”、“珍珠班”和“網絡班”等特色班級,通過共享優(yōu)質教育資源,資助優(yōu)秀貧困學生,有力地推動了學校教學質量的提高。五年來,共有900多名優(yōu)秀貧困學生得到資助,在2010年高考中,該校首屆“珍珠班”50人中二本以上錄取48人,重點錄取38人,第二屆“女子班”二本以上進線21人,為學校發(fā)展起到了良好的示范帶頭作用,同時也產生了巨大的社會影響,學校被評為寧縣特色班級星級學校。如今的寧縣一中已經探索走出了一條“辦學有特色、教學有特點、學生有特長、校風有特征”的成功辦學之路。
隊伍活校提升內涵重實效
花紅全靠育花人。一個過硬的領導集體帶領出一支優(yōu)秀的教師隊伍,一群優(yōu)秀教師培養(yǎng)出一大批出類拔萃的學子。走在良性循環(huán)的軌道上,寧縣一中通過規(guī)范提高引導機制,堅持理論學習、師德建設、教學常規(guī)、現代教育技術學習等,造就了一支師德高尚、業(yè)務過硬、素質精良的師資隊伍。
寧縣一中現有教職工186名,其中專任教師152名,教師中具有研究生學歷者2名,本科學歷者139名,省級骨干教師4名,市級學科帶頭人9名,具有高級職稱的30名,中級職稱的50名。教師學科結構合理,師資力量雄厚,為有效促進學校可持續(xù)發(fā)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矗
隨著國家教育教學改革的逐步深化,寧縣一中高度重視師資隊伍建設,堅持走出去學,請進來講,革新理念,謀求發(fā)展。據了解,就2010年度學校先后組織了全體高三教師赴靜寧一中,高一、高二教師赴慶陽四中,部分班主任赴鎮(zhèn)原縣孟壩中學參觀學習;部分領導和老師赴上海、河南、山東、寧夏、蘭州、天水等地學習考察有關新課改的實施經驗,推動了高一新課程工作的順利實施。學校還聘請陜師大教授張熊飛、北師大教授李一、哈佛國際研究院、西安醫(yī)科大學、成都七中等院校知名學者來學校進行輔導講學,促使教師學習教育理論、轉變教育觀念、改進教育行為。學校鼓勵教師撰寫文章、發(fā)表論文,大力營造學習研究的氛圍,要求定期寫出工作總結和報告,交流討論,開闊思路,相互啟發(fā),拓寬學習平臺。創(chuàng)辦《教研天地》,舉辦經驗交流會、報告會,開辟了班主任工作論壇、課堂教學改革兩個論壇,相互學習,互相促進,共同提高。同時,堅持實施“導師制”,學科骨干與青年教師緊密開展“傳”“幫”“帶”活動,全方位指導青年教師的思想及教學工作,極大地促進了青年教師健康成長。
“雪染層云千山綠,花弄枝影一江紅”。成功和榮譽屬于昨天,踏實工作在今天,開拓創(chuàng)新,真正的輝煌是明天;相信在兢兢業(yè)業(yè)的教師和莘莘學子的勤勉努力、通力協作之下,寧縣一中的教育發(fā)展之路會越走越寬,必將迎來一個燦爛輝煌的未來!
【學期教學工作紀實】相關文章:
教學工作紀實12-17
初中教育教學工作紀實12-17
紀實作文01-15
紀實表演散文09-14
什么是紀實作文01-10
成長紀實作文03-11
簡約的紀實攝影作品精選01-02
托福聽力的訓練紀實06-26